王健林霸气的“一个亿”小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1Q45V0X-0
王建林的“一个亿”小目标刷爆朋友圈!

王健林云淡风轻说出一亿的“小目标”,背后的故事和底气从何而来?

关于小目标的两句话截取于自鲁豫对王健林的采访,其原意是他对于仅有大目标却不切实际的年轻人和创业者的告诫:“想做首富是对的,奋斗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你看看能不能用几年能挣到一个亿,你是规划五年还是三年呢?”

三年与五年,对于绝大多数人都不是一个现实的时段,而王健林实现他的一亿,仅仅用了一年多。

我刚下去做生意的时候给大家做的口号就是我们公司争取奋斗到,一个亿,资产一个亿。那个时候很多员工就觉得不相信,一个亿,太遥远了,公司连做生意的本金都是借来的,怎么可能到一个亿呢。我是怎么想,总要先提个目标,让大家觉得有一个奔头。”功成名就后,王健林功回想自己最初定的小目标时说。

王健林的一个亿小目标是如何实现?

王健林是典型的离开体制下海的创业者。15岁从四川老家出发到东北林海雪原参军,此后他很快得到提拔和重用。32岁时,他转业担任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面向他的商业机会在两年后出现。

1988年,大连市西岗区下属企业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因总经理的经济问题,负债149万,濒临倒闭。无奈之下,西岗区只能挂出英雄榜招聘总经理,但并没有人愿意接这样一个烂摊子。

不甘于在机关无所作为的王健林再次做出选择,他请缨担任这家濒临倒闭负债累累的公司的总经理。“赶上经商热,想改善个人的生活,当时有一句口号叫“争当万元户”。我就觉得,别人能当万元户,我凭能力应该不止万元户。”

1989年,王健林正式担任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总经理。这家境遇悲惨的公司当时只有20多人,在一所几近废弃的楼内办公,办公室下面就是锅炉房,窗台和窗户上都是厚厚的煤灰。有人回忆,当年公司的人每天回家鼻孔都是黑的。夏天人们进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地上泼水降温。

王健林披着军大衣,仿佛重现部队里下命令的情形:“我们这个集体,我决定了你若不做,就罚款;对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令行禁止。”

困难像是东北的冬天漫长而严酷。彼时,整个房屋开发的过程是计划经济的一套,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不仅开发公司的牌照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而且每个项目都要到计委立项,土地资源也没有市场化的来源。王健林并没有太多的办法。

由于当时注册资金的底线要100万人民币,甚至最初的注册资金都没有。一年收入仅仅600多万的区政府也无法支援他。王健林找了一个国有公司,对方说“行,可以借给你,但是你得找个担保单位”。他只好找了地方政府一个财政部门做担保,“这个部门也够狠,说可以给你担保,条件是担保完了以后拿走50万,而我当时借款利率高达每年25%”。王健林在一次演讲中回忆说。

拿到了执照的王健林又不得不面临没有项目的窘境,成立半年多什么活都没有。没有计划指标的王健林不得不去求助老战友,请他“借”一点指标,给自己进市场开发的资格。

“借”到几万平米指标的王健林就跑去找市领导和规划局要项目,一趟一趟,市领导终于烦了,“你不是想开发吗?把市政府的北侧那块地给你”。而这块地,就在市政府旁边,破烂不堪,一百多户人用一个水龙头,用一个厕所,被市政府认为“有碍观瞻”。

“拆迁回迁问题杂、成本高,没人愿意干。”王健林请专家测算,得到的结果是,这个项目的成本达到1200块钱一平米,而当时大连最好的房子才卖到一千零几十块。在王健林之前,三家国有公司都不肯干。

“那我们就多卖几百块钱!”王健林打定主意要拿下这个项目,结果被很多人反对,他劝大家,“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

为了能多卖钱,王健林费尽心思搞创新。他把房子做了一个明厅,改变了当时房子没有客厅情况,然后加了高端的铝合金窗,使房子看起来宽敞明亮,同时他给自己建的房子都安装了刚刚出现的防盗门。

为了让房子更值钱,王健林给每个房子都配了洗手间,而这也非常冒险。“那时候,政府规定,只有局级干部住房才能配洗手间,我因为这事儿还差点被纪委审查。”

不仅仅是房屋建造,他在营销上也下足了功夫。王健林赞助了一部非常火的香港电视连续剧,八万赞助四十集,在电视剧前中后各播一次,他的项目知名度也迅速提升。

一平米1580元,高于大连市最高价近50%,王健林1000多套房子却在一个月内销售一空。而他,也赚到了800多万,如果以同样能够购买的房屋面积相比,这800万几乎相当于目前的1亿多元。

公司一年就扭亏为盈,资料显示,当年营业收入1285.8万元,净利润291.2万元。政府奖给王健林15万元,他把这些钱全部分给员工。

一年后,香港君悦酒店11层平台。王健林看着君悦酒店的大楼,给同行的朋友说“我这一生做生意的目标就是要奋斗,要有这么一栋楼”。

1992年,万达完成股份制改造,同年,万达集团年销售额已达20亿,占大连房地产市场份额的1/4。两年后,大连万达大厦建成。

在一次采访中,王健林这样谈到自己的第一个亿是这么来的:做生意一段时间后,目标逐渐扩大,就给公司定下目标口号,争取奋斗到资产一个亿。那个时候很多员工就觉得不相信,一个亿,太遥远了。那个时候大家努力,再加上那个时候中国整个经济处于快速成长当中,所以很快就到一个亿啦。

创业初期最重要是什么?王健林是这样说的:

第一,敢闯敢试。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有梦想,有目标,敢去做。

第二,创新求变。凡是跟别人做一样的事情,获得的肯定是平均利润率;只有做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事,才能获得超额利润。

第三,坚持到底。过去讲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不一样,我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我可能搭一个桥我就过去了;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我找个梯子我就爬过去了。

成为首富 有三个原因

在多次访谈中,王健林对于自己成为首富是这样看自己的:

有三个原因,首先是自己的勤奋和战略,内因是起主要因素的。首富王健林的一天是如何渡过的呢?他这么说的:这一天天就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每天准时6点起床,7点10分到公司,基本上雷打不动,前后时间差不超过5分钟。晚上下班回去就八点多了,如果我们自己有会议或者有宴请,就九点多、十点多。11点准时休息。

第二个是受益于国家整个大平台,我们正好赶上中国城市化快速进程的十五、二十年。中国在2013年之前,30年之间GDP每年环比递增9.4%。稍微好一点的企业能20%、30%地增长。这个平台奠定了万达的基础,如果没有它,我就做得再吭哧吭哧,也达不到现在的成果。正好在这样一个国家,也正好赶上了这么一个时代,如果我晚生30年,做这么大会很难。

第三个就是上市的原因。万达上市后财富被放大了。

数据显示,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2015年王健林的财富已达36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00多亿,比2015年初增加117亿美元,增幅达46.4%。无论财富总数还是财富增长幅度,都稳居亚洲和华人富豪第一。对于身价2000多亿的王健林来说,一亿元的确是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