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房供车供娃,钱少贷多不够花怎么破?

理财典型案例:睁眼闭眼都是钱  开始为未来生活担忧

代表人物:罗先生

年龄:  38岁

从事行业:  IT业

家庭组成:  夫妻两人+一个读幼儿园的孩子

家庭收入:  夫妻合计年收入40万,包含年终奖10万元

家庭财产配置:  一房一车

 

“其实我不觉得我们算中产家庭,毕竟没有觉得经济上很宽裕。”罗先生有些自嘲地说。

他大学本科毕业就来到广州,现在在一家科技公司任中层管理人员。自己的积蓄加上父母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也算有房有车。现房子和车子都在按揭中,“房子在市中心,100㎡左右,每月还贷5000多元;车子分五年按揭,每月3000多元。另外,还有20多万买房借亲戚的外债。”罗先生说,现在每个月除了还贷款,扣除日常开支后,平均一个月也只剩四五千块

“除了有少量公司定增的股票,我们目前没什么特别的投资。少额基金定投、一点纸黄金。工资发下来会放一部分到货币基金。”罗先生说,他比较理性和保守,所以理财相对简单。

“说实话,我们现在就是不上不下的感觉。如果收入低,反而对生活不会有那么高的要求和期望。举个例子,像小孩读幼儿园、学课外班,便宜的也有,虽然可以节省点,但你总想给孩子更好的。这样一来,每个月的开支都在上升。”罗先生坦言,若夫妻任何一方遇到工作变故,可能都撑不了几个月。“所以,如果想讲究点生活品质,目前的收入是不够的,对于二胎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让罗先生担忧的是,虽然一家三口都买了重疾险,也有社保,但如果真的患上重疾,三四十万的保额应该不够。另外,虽然退休年限往后延是趋势,但能有多少企业能让人待到退休。因此,现在开始就必须为十年以后做打算了。可除了买房,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但再加杠杆似乎风险又太大。

存在问题

其实罗先生的情况不罕见,很多城市家庭都会出现并且有深深的无力感。罗先生家庭正处在成长期阶段,已有上幼儿园的可爱孩子,夫妻双方都有稳定工作,稳定的收入来源,有车有房,罗先生也持有公司部分股票,少量其他金融投资,但若细细从一些家庭财务数据分析,比如负债总资产比,收入负债比及流动比率来看,却存在很多不足,家庭负债明显较多,现有房贷+车贷+外债,每月可支配盈余4~5K,资金积累能力较弱,短期并不充裕,同时长期亦忧虑退休后经济来源,疑惑是否应购入不动产,距离理财目标的实现有差距,短期家庭抗风险能力较弱,家庭基础保险保障不充足,因而在财务上无法产生相应的安全感,传统观念以为购入不动产能缓解焦虑,却未考虑多重负债为家庭造成的焦虑重叠。

理财建议

我们看到罗先生的忧虑源头在于既想保持且提升生活品质,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又希望提早存储两口子未来退休金,期间更担心像“一场大病压垮一个中产”一样,疾病开销对家庭的猛烈冲击,对理财工具的挑选深感迷茫,有一定的可衡量的目标是理财规划的第一步,罗先生很棒已做到,后续可以通过理财规划达成,根据罗先生的家庭情况,我会建议先梳理好家庭财务目标和顺序

按时间顺序应该逐步完成以下准备:1,增加短期应急资金,2,增加家庭保障,3,充足多子女教育金,4,存储退休金。

标准普尔象限图对很多中国家庭来说,并不是完全符合国情、家况,特别房产在民众资产占比过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通过理财工具分散而达到理想比例的,但其资产配置建议的思路依旧值得参考,短期的钱要准备6个月(3个月在二线城市可以,在一线城市不适用)或以上家庭月平均支出金额,应对换工作和其他意外开销冲击,这里可以依靠简单的货币基金工具或靠谱的P2P产品实现。

然后果断要考虑的是家庭保障,对生活在城市的家庭人均保障,储蓄型保险配置建议为50万~150万保额附加医疗报销型保险和定期寿险,原因有三点,一是重疾压垮中产阶级就像是压垮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除去社保报销部分,进口药物治疗,康复,营养费,误工费等均可在储蓄型重疾产品中获得补充,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二是如果健康到老,储蓄型产品可以成为罗先生一家养老金的一个补足或传承给下代成为教育金的启动。三,罗先生有负债,为保家庭成员生活水平不下降,保额不宜过低,根据经济能力及早补充至与剩余贷款金额接近的定期寿险总保额。

其次是教育金,前期义务教育的开销可控,而大学学费因非义务教育且不具备时间弹性,费用弹性,建议在支付高峰前及早准备,罗宝宝距离大学还有十几年,父母可以通过长期理财工具,例如是境外分红险搭配公司股票,基金定投等长期持有的工具完成。

最后是退休金,因为罗先生夫妇距离退休还有二十多年,还有储备时间,Cara会有2方面的建议,一是提升夫妻双方人力资源竞争力,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是全世界投资品种中最高的,升职加薪以此累积更多的原始资本,努力攀登职业生涯高峰,二是充分运用一些风险适当的投资工具,例如私募股权,指数基金,美元产品等工具,进行国内海外的投资,20多年的长期持有,令其丰厚退休金的理财目标实现机率变大。

咨询中罗先生考虑过的购房问题,目前已有房贷车贷外债的情况下月可支配金额4~5K左右,盈余不充沛,而如果降低标准量力而行地投资偏一些地带,投资回报不明朗,可能未必能达到年均回报心理预期,除非有紧俏房源,否则购投资房可暂缓。

来源:王粤Cara 妈妈金融说